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,拥有30余项科研成果及80项专利,涵盖清洁化鞣制、节水减排、高物性皮革制造、高效脱铬、蛋白质定分子量水解及烷烃引入氨基酸等颠覆性高新技术。团队由王全杰教授(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)领衔,成功将皮革废弃物转化为叶面肥、表面活性剂、水泥发泡剂等高附加值产品,全程无“三废”排放。
“产学研用”协同体系,“小试-中试-产业园”三级转化体系。与晋江、阜新等皮革产业集群深度合作,建立示范生产线。针对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技改方案,通过技术入股、专利授权等模式助力绿色转型。典型企业应用后实现能耗降低、年均增效显著,推动行业向绿色化、高端化发展。
针对行业痛点,中心突破含铬危废禁填埋、焚烧的难题,将每吨处理成本从倒贴1000元转为盈利万元级。技术可处理生皮边、蓝皮屑等全品类废料,产出工业蛋白粉、蛋白基表面活性剂、氨基酸液、专用型液体肥等多品类系列产品,实现“吃干榨尽”循环经济模式,兼具环保合规性与经济性,获中国皮革协会及多省政府支持。
追求极致品质,是我们永恒的课题。 我们专注于打造超薄柔韧、纹理绚丽的顶级皮革材料,凭借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与工艺兼容性,为您的产品赋予触感难忘、历久弥新的非凡魅力,助力您的品牌赢得更多高端用户的青睐与信赖!
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1997年国家科委(现科技部)组建的面向全国的皮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。中心依托单位山东全杰皮革研究所,与烟台大学皮革与蛋白质研究中心合署办公。在中心主任、全国人大代表、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的带领下4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,取得科研成果32项,发明专利76项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,为目前国内同行业获得奖项最高的团队。其技术成果已在全国22个省300余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,累..
more>>
-
2025-10-23 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 当前,皮革固体废弃物现状呈现“产量庞大、处理分化、潜力待挖”的特征。全球层面,每年产生的皮革废弃物超1200万吨,其中约600 万吨为未加工废料,制革环节仅40%原料转化为成品,其余60%均成废弃物。中国作为皮革产业大国,2024年废料回收量达286万吨,这些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制革厂边角料(占比62%)及鞋材、箱包加工余料(占31%)。区域分布上,浙江、广东、福建三省的废料总量占比超 58%,
-
2025-10-22 大树移栽、 老树重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园林绿化标准的提高, 大树移栽、 古树复壮及衰弱树养护的需求日益增长。 大树吊袋施肥作为一种直接、 高效的营养补充方式, 已成为园林养护的标配。 据统计, 2024 年全国氨基酸液体肥料产量约为 790 万吨, 2024 年我国肥料需求量约 5046 万吨, 氨基酸液体肥料的产量仅占我国肥料需求量的 15%, 未来仍有约 7 倍的市场空间。
-
2025-09-02 行业专家王全杰再说蛋白质 蛋白质protien原词来自于希腊语“最初的”“重要的”,说明人们在二百多年前(清朝嘉庆年)就认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,因此恩格斯说“蛋白质是生命之本”。人们最常见的动物皮中的蛋白质为胶原蛋白,其最大分子量约90多万道尔顿,经过酸、碱、酶水解后,分子量逐步降低,成为多肽,由多肽水解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位——氨基酸。氨基酸
在全杰皮革研究所持续深耕的岁月里,我们积累了深厚的皮革材料研发、创新工艺探索、美学纹理设计及终端应用触感体验优化等能力,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导向。我们致力于深入理解每一位客户的独特需求,提供精准匹配的皮革解决方案和匠心产品。 我们的专业服务与高品质皮革材料,已获得日本、北美、欧洲、澳大利亚等全球高端市场客户的信赖与认可。客户的肯定与鼓励,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。未来,全杰皮革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潜心钻研,持续精进,力求为您呈现更具创新性、更贴合需求、品质更卓越的皮革材料与服务。 声明: 本网站所展示的品牌案例仅为说明本研究所服务范围与能力之用,并不代表与图中品牌存在当前商业合作或实际关联。若相关展示涉及任何权益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地址:山东烟台莱山区清泉路30号
电话:+86-535-6901721/6900069
传真:+86-535-6901721
邮箱:quanjiepige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8-2025,www.LeatherChina.Net,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© 全杰皮革研究所 鲁ICP备10001278号-3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