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栏 Leather Waste Valorization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> 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栏

一、技术路径与核心方法

1. 胶原蛋白提取与高值化利用

  • 技术原理:将革屑通过化学/酶解法水解为胶原蛋白、多肽及氨基酸,实现蛋白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  • 应用方向

    • 工业领域:皮革助剂、表面活性剂、工业清洗剂、农药乳化剂。

    • 农业领域:叶面肥、滴灌肥、冲施肥、有机肥(蛋白质含量高,改良土壤)。

    • 材料领域:工业蛋白粉、蛋白基黏合剂(用于瓦楞纸、胶合板)、水泥发泡剂(阻燃隔音材料)。

2. 铬盐回收与闭环利用

  • 技术突破:从含铬革屑中提取铬盐,制成复鞣剂回用生产,解决含铬危废禁填埋/焚烧难题。

  • 经济价值:处理成本从倒贴1000元/吨转为盈利万元级,实现铬资源循环利用。

3. 再生材料制备

  • 再生皮技术:皮革碎屑与橡胶、树脂混合压缩,制成鞋材、包材、服装面料,植入3D打印/激光雕刻提升附加值。

  • 纤维利用:蓝皮纤维制无纺布型再生革,皮边水解纺丝制吸湿性胶原混纺织物。

4. 文创产品开发

  • 边角料再利用:分拣颜色鲜艳的边角料,加工为皮画、雕画、3D打印画等工艺品。

  • 市场案例:兆丰皮意公司出口欧美、东南亚,开辟高附加值市场。

二、技术优势与创新点

1. 全品类废料处理能力

  • 可处理生皮边、蓝皮屑、成品革边及生活垃圾中的皮革制品,实现“吃干榨尽”。

2. 无“三废”排放工艺

  • 全程无废水、废料、废气排放,滤渣制复鞣填充剂或水泥发泡防渗水剂,真正零污染。

3. 政策与标准支持

  • 符合《“十四五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,获中国皮革协会及多省政府认可,推动行业标准建设。

三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

1. 经济效益显著

  • 资源化产品:再生皮、肥料、工业助剂已产业化,部分技术获工业推广。

  • 历史案例:剖白湿皮技术推广新增产值38亿元,利税4.9亿元。

  • 成本优化:含铬废料处理成本大幅降低,企业年均增效显著。

2. 环境效益突出

  • 污染控制:减少铬盐用量,解决固废污染,助力碳中和目标。

  • 资源循环:皮革废弃物转化为肥料、材料、能源,减少原生资源依赖。

四、应用与推广

1. 产业化实践

  • 示范工程:与晋江、阜新等皮革集群合作,建立生产线,推广“小试-中试-产业园”转化体系。

  • 定制化服务:提供技改方案,通过技术入股、专利授权助力企业绿色转型。

2. 行业影响力

  • 技术覆盖:成果应用于全国22省300余家企业,引领制革工艺变革。

  • 标准制定:推动资源化利用标准建设,规范市场秩序。

五、未来方向

  1. 技术优化:提升分解与回收效率,降低处理成本。

  2. 市场拓展:加强下游合作,扩大资源化产品应用范围。

  3. 政策争取:争取税收优惠及补贴,支持技术产业化。

全杰皮革研究所通过创新技术,将制革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,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,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。